什么是心理咨询?
心理咨询能为你做什么?
心理咨询是怎么收费的?
外地怎么接受心理咨询?
咨询师是怎么帮助您的?
哪些情况下需要心理咨询?
心理学教你缓解焦虑和烦躁
长春心理咨询,柔韧是艰辛生活最好的利器
心理学理论,整点儿啥,肿么整?
焦虑不是拿来克服的
看《爸爸去哪儿》谈儿童依恋心理
自我治愈的6个温暖途径
学会这几个心理学定律,你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
性心理:男生想上,为什么女生总说不
表达性心理治疗
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四种类型
游走在情绪的两极:边缘型人格障碍
如何识别心理变态狂
孩子上学为何都会怕老师
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
常吃垃圾食品易抑郁 为何我们总“忍不住”
14招检测你是否患有强迫症
生活中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,长春心理咨询
长春心理咨询师能够为患者提供哪些帮助
房间整洁是责任心强的表现之一
如何避免网络心理障碍
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
12岁女孩为什么暴打男婴?
心理教育案例分析
两年来,妞妞每天都存一元钱
孩子“人来疯”怎么办
别让孩子喊出“我爸爸是李刚”
父母扼杀孩子性愿望是对孩子的一种虐待
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
 

企业家的健康知多少?

文/李铁 中国企业家健康警示录 饭局多 营养少 喝酒多 吃饭少 陪笑多 欢乐少 住店多 回家少 2006年1月21日,在上海浦东仁济医院,一位年仅37岁的企业家去世了。他就是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上海中发电气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。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,生命却如同夏花般灿然凋谢,病因是与他年龄极不相应的急性脑血栓。但谁都知道,他死于过度的劳累。 在公众的眼里,南民这样的企业家是财富的化身,他们总是被鲜花和荣誉包围着。政协委员、人大代表、工商联领导等等职位,优秀企业家、优秀青年等等荣誉称号令人眩目。然而,企业家的真实的生活状况却远非如此。 在企业家中流行一句顺口溜:“饭局多,营养少;喝酒多、吃饭少;陪笑多、欢乐少;住店多、回家少。”企业家看似潇洒,实际孤独。这种看似调侃的描述,真切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家,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况。 被透支的生命 也许是天妒英才,近年来,我们听到过许多企业家不幸的消息。 2004年11月7日,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、被称为“胆大包天”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,因患肠癌医治无效,不幸于上海逝世,年仅38岁。从1991年王均瑶开辟国内第一条私人航线开始,王均瑶创立的均瑶集团目前已有航空、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,集团总资产35亿元。王均瑶生前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、全国青联委员、浙江省青联常委、第六届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,多次被浙江省授予“优秀私营企业家”和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从均瑶 集团的成长历程及王所担当的社会头衔不难看出,他的商业活动及社会活动的繁重程度。 无独有偶,2004年4月,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,在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下,猝死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;2004年10月,汤臣集团董事长汤君年因工作压力和糖尿病并发症去世。2005年9月18日,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去世,年仅38岁。而去世前两天,他还在通过电子邮件和公司的员工进行工作上的往来交涉;2005年12月1日上午,拥有数十亿元身价的民企山东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猝死家中,时年53岁;还有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——被人称作“彭大将军”的彭作义在游泳时死于突发的心脏病,壮年而死,时年55岁。 几位老总死亡原因各有不同,但谁都明白,杀死他们的幕后真凶,是长期巨大压力下的“过度疲劳”。 据调查,由于压力,很多社会精英处于亚健康状态,长期失眠、焦虑等,是这些企业家们的常见病。有时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办公室综合症。这些疾病查不出来,但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,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都是与压力有关的疾病。以冠心病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为例,这些从前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“老年病”,目前却成了以商务人士为主的“商务病”。 在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界人士的健康调查中显示,23.1%的企业家们患“三高”(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);92.3%的企业家们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;肠胃等消化系疾病在企业家中最常见,有33.7%的人患此类疾病。 而在此项调查中最耐人寻味的是,有15.3%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最近两年中从未检查过身体。调查还发现,平均每4位企业家中就有1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,比如神经衰弱、高血压、慢性胃炎等等。这代企业家大多是白手起家,每天平均工作14~18小时。然而对生命的透支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致命弱点,于是在尽力拼搏、功成名就之时,却发现把握生命航向的舵已经完全不在我们企业家自己手里了。 内心的孤独 有一位上市老总,在处理完焦头烂额的公司事务后,曾无限感慨地告诉记者:“高处不胜寒哪!”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,孤独是许多企业家强烈的内心感受,甚至有少数企业家有厌世心理。 大众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方宏,在公众当中近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:1990年被提升为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。大众在他的领导下发展良好,业绩稳定,与中国足球的结缘,更使“大众”品牌享誉海内外,而上上下下也公认这位老总很称职、很出色。他家庭稳定,妻子是位医生,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。他清廉有口皆碑,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。但他却于1993年3月9日上午,从五楼总经理室的窗口纵身往外一跃,突然之间结束了自己堪称辉煌的一生。 曾被称为“河南首富”的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金岭自缢身亡。29岁的广东茂名永丰面粉厂厂长冯永明,面临经营走下坡而患重度抑郁症,终于在一个孤独的夜晚割腕自杀,遗书上写“现实太残酷,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”,“我将到另一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”。 2001年10月,北京一家通讯公司董事长突然从其办公楼的窗口跳了下去,经抢救,总算保住了性命,但两条腿却再也没有站起来! 2002年7月23日,浙江一家印务公司的老板张良,在妻子3周年忌日这一天,到妻子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后,便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。 2003年6月23日,温州市浙江东方集团副总经理朱永龙因长期精神抑郁自杀身亡。 种种迹象表明,中国企业家的心理问题涉及人数之多,范围之广,感染程度之深,影响之大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!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,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向了自杀之路!这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、纵横捭合的实业界精英,没有输给竞争对手,却输在了自己手里。 这些企业高层,用智力、体能、勤劳、坚韧铸就了成功,成了外人眼中的“明星”、“富豪”,但潇洒的身影和阔绰的出手只是浮华表象,其实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不眠之夜、年复一年的呕心沥血,精神之弦的紧绷、双重角色的不断转换……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就提出,抑郁症这种病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,最有创意,工作最认真的人。在国内,企业高层领导还不习惯接受心理咨询。反观国外,咨询心理医生是很平常的事,80%的美国人会不定期去咨询心理医生,定期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也达到30%。而高层管理人员更是心理医生的“重度消费者”。而在我国,已经罹患心理疾病的企业家中,90%的人没有觉察自己已经患病,90%的人不愿去看心理医生。 加强保健从日常生活做起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观察与分析,专家们发现,影响企业家健康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在那些疾病本身,在很大程度上,不能及时监控、管理和治疗早期症状所引起的疾病发展,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、“心动身不动”生活方式造成的体质下降、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营养失衡、不能劳逸结合并有规律生活等问题,是真正的罪魁祸首。 目前,专家学者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做了相关调查,得出一个令人吃惊却又被人们普遍忽视的结论:制约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前些年的上有老、下有小、经济拮据,头号原因已转变为个人自我保健意识差,缺少一个科学、合理、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。 健康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私事,更关系到企业持续、稳定、健康的发展。然而,许多企业家对健康的危险信号过于轻视,认为那只是暂时的小问题,很快就会消失,因此贻误最佳治疗时机;有些企业家过分倚重医生和药物,却忽略了运动、心理、饮食等因素的巨大调节作用,无法通过增强体质抵御疾病,因此使疾病治疗效果有限…… 有一位厂长,上任伊始,雄心勃勃,欲挽狂澜,打开局面。于是,走南闯北,马不停蹄。一年后,企业果然扭亏为盈,而他自己正准备再接再厉大干一场时,却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。在他发病前虽曾多次头痛、肢体麻木,但这些警告信号,没有引起他注意。他说:一是忙,二是没有在意,没想到四十来岁就让别人擦屎倒尿。他还感叹地说:没被困难打倒,却被疾病打倒了。 深圳一位34岁的经理,在为自己设立的一个个追求目标上市公司、花园别墅……都还没达到时,已经因心肌梗塞,猝死在深圳大酒店宴席厅。 相关调查显示,只有很少的企业家肯为自己的身体投资,在给身体投资方面,尽管晓得其中道理,但是几乎都被其他事情挤得没有空余时间,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比自己的身体重要,这显然是一个误区。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如果只重工作,拼命竞争,忽略必要休息,很有可能成为猝死的隐患对象:有病不医;有病不知,或知而不医。随着年龄增长,迈向疾病症状比例陡然攀升。 健康是生理、心理和社会完全安宁的状态,不仅是无病或不虚弱而已。这就要求企业家养成一个文明、科学、健康的工作生活作风。 好在现今人们已经开始改变原有的错误的健康观念,开始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身体,并且有意识地给自己的身体进行投资,事实上,个人的幸福、快乐、健康和成功,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对自己身体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。 “吸烟和饮酒过量”是威胁企业家健康的另一类大问题,有21.2%的人正被笼罩在烟雾和酒瓶的阴影中。最为常见的征兆是“将军肚”,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家已出现了这个问题。此外,还有28.3%的企业家存在记忆力下降;在51岁—55岁这个区间,“性能力下降”和“睡眠问题”占25%和75%。 据有关专家的观察与分析,影响企业家健康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在于疾病本身,不能及时监控和治疗早期症状所引起的疾病发展、压力、“心动身不动”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体质下降、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营养失衡、不能劳逸结合并有规律生活等问题,在很大程度上是致病的要因。 幸福让身心都健康 心理学家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发现,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人际关系的困惑。据报道,一位青年企业家找到心理医生说:他创办了一个企业,对职工和一帮铁哥们都很讲义气,但他一倒霉,他们说散就散了,他实在想不通,以后也没法再相信别人,甚至产生了报复心理。 的确,面对客户挑剔的眼光,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,面对“社会精英”的角色期望,不少企业家往往载不动许多愁,心理不堪重负。事实上,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,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、竞争、劳累、焦虑结伴而行,再也不得轻松。由此,企业家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,而当这个压力超过他所能承受的极限时,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。 眼下,有许多企业家,由于工作太忙,顾不上家庭生活;有的长年不回家,有的有了钱以后,生活作风变得不检点,在外面包二奶、三奶,这其实对一个人的健康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。一些专家甚至认为,家庭的变故和不幸,会严重地影响着企业家的心理健康。 2001年10月15日,北京一个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内,金锐千翔通讯公司董事长祝凤生突然从窗口跳了下去,在对其死因的调查中发现:他的妻子和6岁的女儿被入室行窃的歹徒杀害,此后他变得十分沉默,与周围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,客户也基本是由助理、经理们接待。其 秘书回忆说,很多时候,她送文件进去都不敢出声讲话,把东西悄悄放下便退出来。 而据媒体报道,前文所提到的浙江的张良,其自杀也与家庭不幸有关。原来,早在1999年他的妻子就因车祸去世,留下一个7岁的女儿。他一方面要应付业务上的各种事务,一方面又要照顾女儿,精神的弦越绷越紧,渐渐患上抑郁症并最终走上绝路。 据学者调查,在有心理问题的中国企业家中,11%的人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,包括父母、妻子(丈夫)、儿女,13%的人出现过婚变,7%的人童年生活十分不幸。接受调查的企业家90%以上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,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够理解自己,做自己的知己。“家庭与事业产生矛盾,我感到难以两全,内心备受煎熬。”这是一种典型的心态。而与此对应的,是那些心理健康的企业家,往往都有一个完整、幸福的家庭。 令人欣慰的是,我国已有越来越多快乐而健康的企业家应运而生,他们正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寻求工作与生活的最佳平衡,同时力求上行下效,创造健康的企业。据了解,近两年来,离开管理第一线的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大约1/3的时间是在山上度过的,而他每次上山时也还有一些固定的伙伴结伴而行,比如万通集团的董事长冯仑。同时,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由200多名企业家组成的滑雪俱乐部,每年聚会一次。而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也不无骄傲地说:“我总是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,早上6点起床跑步。你们要是睡懒觉就欣赏不到苏州早晨的薄雾有多美了!” 其实从企业家自身来说,有意识地陶冶情操,丰富业余爱好,以自己的生活兴趣摆脱心理的困扰也是很重要的,比如读一本早就想读的好书,或者绘画、练书法,做雕刻等手工小制作,都是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的,甚至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。试想,谁又能拒绝一段美妙的音乐、一顿丰盛的晚餐、一次倾心的交谈、一次浪漫的远游呢?无疑,这不但使人体味到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温情,更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。 另外。企业家还要弥补信仰缺失,并将心理学与企业管理有效地接轨。 从不到2万元起家,到如今产值达2个多亿的某陶瓷销售公司老总郑某,平时滴酒不沾,也几乎没有任何爱好,吃碗刀削面都比山珍海味让他感到不知舒服多少,但随其财富的与日俱增,他的心理困惑也越来越强烈:“资产过千万了,到底该怎么活下去?” 他的想法或许会引起一些企业家的共鸣,有人说,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,企业家们在解决了金钱、地位、名誉等问题之后,他们开始感受到对于信仰困惑与迷失的恐慌。而我国一些富豪之所以会出现心理失常,甚至走上犯罪道路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没有一种平和的心态,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富伦理观,没有社会责任感。而众多研究者指出,社会责任感是“幸福”的重要因素。近年来以大幅照片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中国企业家,除了他们本身的光辉业绩,不断传来的健康危机也在与日俱增。人们想象中的优秀企业家似乎应该都是不知疲倦的骏马,日夜奋斗,奔腾不息。但最要命的是,不光是大众,连同企业家本身在内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:从健康科学的角度讲,他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。 在这个基调上,我们更应该提醒那些企业家,请检查一下你的小包:胃药,安定片,芬必得……缺了哪一样你都不会安心,因为失眠、偏头疼、胃疼、眼睛干涩,它们说来就来,让你感受到跟身边所有疲惫者相同的感受。除此之外,你是否还需要用遮瑕膏来淡化黑眼圈,是否需要喝中药来治疗内分泌紊乱——说起来,你仿佛什么病都没有,但是你怀疑你浑身是病,因为健康危机已经让你精神涣散。 重视健康危机的时刻已经到来。不管你的事业有多么的大,不管你的身体有多么的棒,不管你的自信有多么的满,不管你的辉煌有多么的强,这些优点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来说,已经足够多了。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一条,“重视健康,保护未来。”因为它早已经被你淡忘。 我们不能再“坐以待‘毖’”了。无数桩与健康有关的数据表明,如果忽视健康,名声再响的名字最终也只能刻在倒在岗位的悼念碑上。还需要再次将那些令人扼腕的名字一一列出吗?我们更需要从他们身上嗅到一丝丝警钟般传出的危险气息。 还有哪个企业家没有对“劳累”深有感受呢?电子邮件、移动电话时刻跟随着疲惫的企业家,入侵他们的私人空间,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突然接到客户的“指令”,八小时工作变成了全天候待命服务,没日没夜应酬,日夜兼程出差,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,支付的是健康这个本钱。 企业家们大多已步入中年。中年时期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时期,事业越做越大,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重,而此时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,许多慢性疾病将在这个时候埋下“种子”,若再不注重养生,长期过度疲劳,损耗的体力得不到恢复,减少的能量储备得不到补充,促使机体重要器官提前老化。 但现在的情况是,在企业家的思想观念里,有很多令人担忧的健康误区,有些企业家对一些危险信号过于轻视,认为那只是暂时的小问题,很快就会消失,因此贻误最佳治疗时间;有些企业家过分依赖医生和药物,忽视运动、心理、饮食的巨大调节作用,无法通过增强体质抵御疾病,因此,使疾病治疗效果有限——今天,你有某种不适,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并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绝对依据,但它预示着明天各种疾病会来临。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企业家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,但在其成功的背后,有多少人知道企业家的辛酸和承载的重压呢?王均瑶被公认为成功人士,然而王均瑶的一番话却令人深思:“很多人看我做到现在的样子都说不错,但这‘不错’两个字里是我20年的酸甜苦辣……”沉重的心理负担正伤害着中国企业家的身心健康。商场竞争的激烈残酷,使很多企业家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——健康,不仅只是局限在身体器官上的。 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事例是,近年来,名人猝死事件屡屡发生。这难道只能用“猝死”这个模糊的词汇来解释一切吗? 从医学角度讲,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猝死。所谓“好端端一个人”,其实早有疾患在身,只是没有表现出来。猝死者,也往往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和病患。猝死只是暴露了健康危机的冰山一角。 企业家以顽强意志创基业,励精图治谋发展,也应该以这种精神去追求健康。同时,应该清醒地认识到:让自己健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。 我们相信,只有珍惜自己的健康,才是真正珍惜事业的生命。

心理咨询 — 中国东北心理网

在 线 咨 询

姓  名 输入您的真名
性  别
电  话 格式:0431-12345678
电子邮箱
备  注
 
  吉ICP备06001382号
金钥匙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:0431-87879900 85632165
全方位网络营销:深度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