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心理咨询?
心理咨询能为你做什么?
心理咨询是怎么收费的?
外地怎么接受心理咨询?
咨询师是怎么帮助您的?
哪些情况下需要心理咨询?
心理学教你缓解焦虑和烦躁
长春心理咨询,柔韧是艰辛生活最好的利器
心理学理论,整点儿啥,肿么整?
焦虑不是拿来克服的
看《爸爸去哪儿》谈儿童依恋心理
自我治愈的6个温暖途径
学会这几个心理学定律,你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
性心理:男生想上,为什么女生总说不
表达性心理治疗
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四种类型
游走在情绪的两极:边缘型人格障碍
如何识别心理变态狂
孩子上学为何都会怕老师
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
常吃垃圾食品易抑郁 为何我们总“忍不住”
14招检测你是否患有强迫症
生活中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,长春心理咨询
长春心理咨询师能够为患者提供哪些帮助
房间整洁是责任心强的表现之一
如何避免网络心理障碍
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
12岁女孩为什么暴打男婴?
心理教育案例分析
两年来,妞妞每天都存一元钱
孩子“人来疯”怎么办
别让孩子喊出“我爸爸是李刚”
父母扼杀孩子性愿望是对孩子的一种虐待
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
 

博士生自“锁”木箱内10年

1月23日,邵阳绥宁县寨市镇一栋老木房子,二楼卧室的窗户被封死。63岁的范飞龙不停地喊着“儿子啊,你的大学同学来看你了。 ”可是,屋里只传出了一句冷冷的“宝气,带这么多人来。”      木屋里住的是老人的儿子范志忠,一个曾让整个寨市镇人骄傲的博士生。10年前,范志忠因遭受实验失败的打击,患上精神疾病,被学校遣送回家后把自己锁在小木屋里,晚上就蜷缩着睡在房里唯一的木箱中。范飞龙说着说着就老泪纵横:“整整10年,他不愿跟任何人交流,连父母送的饭菜都害怕被下毒。”      睡觉就钻进一个木箱里      范飞龙永远不会忘记1997年2月28日,一个噩梦般的日子。那天,老人突然接到儿子学校的电话,说范志忠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。几天后,范志忠被学校送回家。     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,两位老人四处求助,花费了近2万元,可儿子病情无法得到根治。2001年底,范志忠病情出现反复,经常无缘无故摔打家具,向路人、过往车辆投掷石块。      记者看到,范志忠住的二楼只有一把木梯子上下,他的母亲说,原来的楼梯被范志忠毁了。记者脱了棉衣,总算“钻”了上去,只见范志忠住的房子窗户被木板封死,仅留一个小门进出,屋里没有一丝光亮。      “他自己进房后,就会把门反锁上。”范飞龙说:儿子没有安全感,一年四季总把门锁得严严实实,睡觉就钻进一个木箱里。好不容易出来,手里也总揣着一把刀。“连父母也不记得,不信任。每次吃饭都是我们送到他面前,但我们不先吃,他就不肯吃。他怕我们在饭里放药。”说到这,范飞龙禁不住再次流泪。      心里有两道过不去的坎      记者翻开范志忠的大学毕业证、荣誉证书,得知他1984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,还获得过“三好学生”。      在父亲范飞龙眼里,范志忠更是一个从小非常懂事、孝顺、做事追求完美的孩子。他告诉记者,范志忠从小好动、活泼,各类棋艺在村里数一数二,很多叔辈常常被他杀得“落花流水”。“范志忠最喜欢制作飞机,无论什么木块,到了他手里,都会变成漂亮的飞机。村里小孩愿意用作业本交换他做的飞机。”      上中学后,范志忠变得很要强,有事总是闷在心里。村民对他的印象是“从学校回家,除了出来做事,就很少看到人。”而让范志忠的叔叔范飞保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,侄子曾责怪父亲没有社会背景、雄厚的经济基础,但又不愿意说出更多的想法。“父母穷,在他心里认为,一切只能靠自己!”范飞保告诉记者,“他读大学后进修研究生、考博士,都带有一种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,一旦他的这种欲望遭到挫折,他就无法承受。”      父亲范飞龙回忆,有两件“刻骨铭心”的事可能成为儿子心里迈不过的坎。一是研究生毕业后他想继续考博,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,范飞龙极力反对。儿子虽然口头上答应先工作,私底下却离开工作单位,自费去了四川联合大学读博。二是读博期间,范志忠苦心经营的一块科学试验田被毁坏,“那是他全部的希望!”      大学同学来访避而不见      “范志忠,我是碧彩啊,和你一起做实验的碧彩,还记得吗?”临走时,和记者同来的他的同学傅碧彩不停地呼喊,试图唤醒这位同窗的记忆。屋里只传出范志忠一句冷冷的“宝气,带这么多人来。”记者透过墙板的缝隙看到,蹲在里面的范志忠一直没有正面对着这边,没有再多说一句话,只有身躯在不停地摇晃。      最后,傅碧彩突然提出一个要求:“志忠啊,我们走了,也许你以后很难看到我们这些同学了,我是和你一起做实验的碧彩啊,你不想和我握握手吗?”没想到,这一次范志忠转过头来,看了看一墙之隔的同学,又看了看自己的手,说了句:“我的手脏,很粗糙。”这是我们听到的第二句话,也是直到临走听到的最后一句话。傅碧彩说,同学来看望他,在他心里还是有感觉的。他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木箱里,是不敢面对现实,在回避所有的人。      我们走了,谁来养他?      范志忠的父母告诉记者,他们今年都已63岁。过度的操劳,让两位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。想到范志忠以后的生活,范飞龙忍不住满眼泪花:“我们现在还能做点事情,挣些生活费,坚持为他送些饭菜。可我们走了后谁来为可怜的志忠送饭菜啊!”      范志忠的同学认为,博士生变成了精神病患者,是一个悲剧,但社会不应该放弃他。同学夏春生告诉记者,得知范志忠的遭遇,农学院的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,为他募捐了1万元。“然而,对没有自理能力、没有生活来源的范志忠来说,这1万元不过是杯水车薪。”      危险数据      二成大学生有“心病”      近日,全国一项抽样调查显示,约有22.8%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和心理异常表现,甚至诱发出走、自杀、凶杀等事件。而哈市专科医院的统计则显示,每年该院收治的在校大学生患者近200人,占患者总人数的4%~5%,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精神心理疾病发病较为集中的社会群体。      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      来自广州市精神病院统计数据显示:社会人群中有心理疾病的患病群体高达10%,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则比例更高,普遍在20%~30%左右。在这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中,上升到精神分裂现象的精神病大学生患者则在1%左右。广州市精神病院(广州市脑科医院)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徐文军、副主任医师郭扬波告诉记者,近年来,大学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。在该院每年收治的1500余名病人中,大约有100余人是在校大学生,其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广州各大高校。      专家纸招      学习博士,心理不“博士”      “博士虽然是学业上的强者,但现在社会上发生的博士自杀事件却击中了我国教育的软肋,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弊端下的‘软骨病’。现在的博士只是学习博士,心理上却不‘博士’。”湘潭大学心理学专家彩教授表示,范志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,从小在认可和赞美声中长大,出国留学无望,寄予希望的试验田遭到毁坏,梦想和现实的激烈碰撞,因为如此,当他苦心经营的理想和现实出现了差距时,过度承受压力的精神底线终于崩溃。      高校应设心理咨询中心      广州市精神病院医学博士、副主任医师郭扬波日前表示,一般刚刚发病的精神病患者从入院起,大约通过1~3个月的治疗就可以康复出院,很多大学生能够如愿重返校园,开始新的生活。但如果是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则需要长达半年时间的治疗。更可怕的是,有的病人一旦转入慢性病,则可能要终生服药,一但停药随时有复发的可能,对患者自身和家庭成员带来极大的伤害。      郭博士认为,高校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。他认为现在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,却忽视了人格培养。他强调,心理咨询是以个人自身的完美感、幸福感为目标,让内心达到最大的幸福,它是以个人为中心的,不同于以集体主义为指导的政治。心理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,要互相信任、毫无保留,而且是没有利害关系的。他同时指出,大学生应该提倡快乐生活的理念,这样有利于好的心理形成。 [稿源:三湘都市报] [作者:曾炜 冯琴]

心理咨询 — 中国东北心理网

在 线 咨 询

姓  名 输入您的真名
性  别
电  话 格式:0431-12345678
电子邮箱
备  注
 
  吉ICP备06001382号
金钥匙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:0431-87879900 85632165
全方位网络营销:深度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