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心理咨询?
心理咨询能为你做什么?
心理咨询是怎么收费的?
外地怎么接受心理咨询?
咨询师是怎么帮助您的?
哪些情况下需要心理咨询?
心理学教你缓解焦虑和烦躁
长春心理咨询,柔韧是艰辛生活最好的利器
心理学理论,整点儿啥,肿么整?
焦虑不是拿来克服的
看《爸爸去哪儿》谈儿童依恋心理
自我治愈的6个温暖途径
学会这几个心理学定律,你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
性心理:男生想上,为什么女生总说不
表达性心理治疗
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四种类型
游走在情绪的两极:边缘型人格障碍
如何识别心理变态狂
孩子上学为何都会怕老师
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
常吃垃圾食品易抑郁 为何我们总“忍不住”
14招检测你是否患有强迫症
生活中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,长春心理咨询
长春心理咨询师能够为患者提供哪些帮助
房间整洁是责任心强的表现之一
如何避免网络心理障碍
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
12岁女孩为什么暴打男婴?
心理教育案例分析
两年来,妞妞每天都存一元钱
孩子“人来疯”怎么办
别让孩子喊出“我爸爸是李刚”
父母扼杀孩子性愿望是对孩子的一种虐待
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
 

问问李子勋片段摘录

     心理学给人带来的不是“心理健康”,而是一种不用依靠他人、不依靠环境、不依靠物质也能获得的自在之乐,对自己全然接纳,对外部世界全然接纳。有时候,心理学家们似乎更显得孤独或者怪僻,人们可能以为他不健康,但他却在生命自然呈现的状态中快乐并享受着生命。心理健康是什么?内心的接纳度现实的适应度人际关系的宽容度,再加上让自己快乐的能力,这就是我理解的心理健康。你读心理学的书,反倒更不能接纳自己,那么最好就是不读这些书。不过,你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看成是人类普遍的经验。对感觉分析的书要用感觉去阅读,而不用固有的理性去理解。同样,宣传心理健康不是宣传心理知识,而是传播一种心态以善意、自在的方式完成自我生命的心态豁达的生活观
 
  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心理学的,从不知道心理学知识的人不会得心理学的病。心理学是一种解释系统,但不是唯一的,也不是最有效的。性格的分类只是帮助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行为、气质、心理特征、情绪规则方面便于交流,不是让每个人去自动对位。人的心智有一种无意识求证的功能,当我们学到一个东西的时候,就会在内心去探求,结果我们会发现自己跟那个东西有相似之处。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内向的,那么,你内向的行为会被你内心知觉放大,开朗活泼的时候就自然减少,结果你越来越像你判断的那样。很多时候是概念在前,而非事实在前。你觉得自己内向,在新同事面前就更多关注对方不好的回应,对同事的赞许、认可、喜欢视而不见。我猜那些不好的感觉都是你自己产生并投射到同事身上,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内心。正如在黑暗中我们手里举着的灯,看到的与我们照射的方位有关,那些未被照亮的部分也许才是我们的本质,但我们不知道。 
 
    人格的分类描述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,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是单一性格的。人格是复杂的,多样的,齐头并进,共生发展。人的本质是不可化约的,一个人身上的特质也是整体人类的特质,没有好坏优劣之分。有时性格的表达是一种人主动选择的结果,是会受我们的经历、年龄、信息储备、价值观、外界评价、成就感诸多影响。但很多时候,我们的选择只是为了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合理化。你需要把那些理论放进废纸篓里,不是这些理论不好,是它们对你不好!
 
    人是一种人际关系“动物”,必须生活在人际关系层面,人际关系的互动构成人们的自我感和自我观念。同时,人每时每刻都会对身边的他人存在着“关系联想”,这是一种精神自慰式的自我安慰。联想别人对自己投情,凭空就有了对自己的良好感觉。喜欢自己的人,也容易喜欢上别人;尊重自己的人,也愿意尊重别人。反过来,内心缺少自爱的人,很难感觉别人喜欢他;内心没自尊的人,越会感觉别人瞧不起他,这是一种心理同化效应。而愚蠢的人老是装聪明,自卑的人会做出极高傲的样子,胆怯的人喜欢做一些让别人害怕的表情,这是心理补偿,越是内在缺乏的东西,越想让别人以为自己具有。
 
    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的敌人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、最省力、最有益的办法。人活得哪怕非常的中立和客观,仍摆脱不了内心善恶的影响。一个人,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,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给他人,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。人们也会把热情、爱、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,和他们分享快乐,这是一种正性移情。如果只能通过对你同事无端厌烦来平衡你的情绪,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。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,没感觉和不知道。人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,是某事某人激发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,因为无意识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,迁怒于他人他事。
 
    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,自己难以察觉,你对一个人好对某个人歹,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,类似一种心理愿望表达。……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,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美中不足的地方,喜欢也好,遗憾也罢,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。
 
  希望有知心朋友的人,首先要把自己做朋友,不然,从哪儿可以得到知心的感觉呢?你的问题并不出自你在人际关系中怎样,而出在你的解释系统上,如果你不滥用这样的词语内心就要和谐很多。……对生命过程全然接纳,这是一种对自己的珍视,一种超然,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,没有人会不接纳你、喜欢你。如果你不接纳自己,就会感觉别人也不接纳你,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。真心对自己好,愿意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,也只有你自己。
 
  现代文化追求一致性,希望人都按照一种道德模型来生活,对个性的压抑是必然的。倒不是现代文化不好,原因是它追求的是社会形式的进步,而非追求个人的张扬。后现代比较倡导多样性,做事不先考虑文化认同或社会认同,更多是自己觉得好就去做了,至于未来如何并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当下的满足与坦诚。
 
  这是后现代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,不看对错,看是否有效
 
    平静生活中感觉不到快乐是由我们内在的动力系统决定的,生命是一种能量,每个生命可能处在不同的能量态势中,能量低的人不喜欢变化,能量高的人不喜欢刻板,对不同的人来说,两种生活都可能是致命的。
 
  职业生涯只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,自我生命意义有很多,职业只是为了吃饭谋生,生命的自我实现,存在的快乐与职业无关,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友情爱情,以及自我对生命的理解、觉知有关。
 
  其实,人活着并不需要外在的意义,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。
 
    生活的确不像买冰淇淋,香草的尝过了,不行还可以换巧克力味的。问题不是你选择了什么工作,而是你选择了一份工作却不愿意适应这份工作。
 
    有时候,不是工作挫败了自己,而是我们对工作的期待挫败了自己。正如你选择了常青藤又希望它能开出绚丽的玫瑰花。有时候,不是工作本身有什么麻烦,而是我们的内心处在麻烦与渴望逃避中,职业只是一个替罪的羔羊。
 
  人际间的交流分三个层面:一是语言的,相信耳朵。就是心里想的,通过嘴到达对方的耳朵,再到对方的心里,这种交流往往会发生许多的误解。因为大多数人心里怎么想,说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这个过程干扰的因素很多,如对语言的应用,面子观念,自尊,价值取向都会歪曲内心的本意。同样,耳朵听到的与我们对词汇的理解,想听的期待有关。想听甜蜜的,会把普通的关心看成冷漠,想听附和的声音会把好的建议和提醒当做讽刺。二是行为的,相信眼睛。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去做,将心比心,感受到累的滋味,看到对方累了就让她歇着,先把孩子安顿好,再把厨房的事务都担下来。知道情绪低沉的滋味,看到对方心绪不佳,承受一些埋怨而不辩解,等对方情绪改善后再作必要的解释。行为互动是一种相对不太容易曲解的交流,但还得日久见人心,有时候自认为好的东西对方不一定领情。第三是心的交流,相信感觉。这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共情和默契,表面上风平浪静,心与心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很多信息不必要说,也不必刻意去做,一个眼神,一个微笑就尽在不言中。
 
  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一种人类高级的交流,这有一种互相共情与互相融入的感觉。什么东西说出来就白了,轻了,含在口里,融在心里,心心相印那才是真正的交流。这种交流可以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:包容,欣赏,无条件接纳,感恩,全方位分享。
 
  感觉被人控制有时不只是来源于控制本身,也来源于自己有一个尚未成熟、缺少自由感的内心。
 
  我们感觉被排斥有时不是人际环境真的在排斥我们,而是我们无意识在排斥这种环境,我们感觉的原因其实已经是我们行为的后果。不管出了什么事都要先问问自己,问题是自己的,还是别人的。
 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,需要先用善意的方式去解读别人,如果能够解释通,我们宁肯相信对方是善意的。不同解读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,……虽然事情还得那样,内心的烦恼会不一样。
 
  不夸张地说,对万事万物保持不确定是我们维持内心平静与豁达的关键。事情往往会这样,我们给一件事情下了定义,我们的视觉与内在感知会受到我们赋予事物的定义影响,结果越感觉我们的定义是对的。
 
    因为人际摩擦而跳槽是一种回避行为,这种回避会弱化对人际社会的适应。人本来就是在矛盾中生活和适应的,选择逃避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。快速脱离不良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短暂的心理获益,但这种获益如同喝酒解忧一样会让人成瘾。成瘾的人多少有一种欲求不满,对焦虑不能等待。慢慢地,人际困境也不再是跳槽的主要目的,对跳槽的需要才是真实的动机。这个时候,原因变成结果,人际的摩擦只是达成跳槽建构的理由而已。
 
    其实,恐人症(社交恐惧症)也是自我暗示的结果,所有恐惧都和暗示有关。
 
    害怕社交的人其实是缺乏社交原则的人,因为不明,所以暗示性就增高。当然严格说来暗示是与敏感的个性特征有关的,如果敏感的人有了某种原则依托,受暗示性也会大大降低。把两个原则认定为社交的普遍原则,任何人都是这样面对社交的。一、快乐原则,主动把快乐与人分享,自己也收获快乐。如果把敏感、多疑、焦虑与人分享,那么收获的就是痛苦与恐惧。二、对等原则,假如你帮助了别人也要给人机会让他可以赖帮助你。一个总帮助别人却不愿让别人帮助的人慢慢地会没有朋友;一个总希望别人帮助却无心去帮助别人的人也会慢慢失去朋友。所以,你不能期待别人来认同你,你也要主动认同自己和去认同别人。相信每个人都是在这样做,你在社交中的担心会大大减少。
 
    人与人的关系仿佛就是人与镜子的关系,我们总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。

    我们总是以自己去度他人,只有心中有的或熟悉的东西我们才能从别人身上看到。我们不可能对他人有客观的评价,如果我们真想说些什么,那么一定要强调是我感觉是……,而不能说对方就是。因为感觉到的是自己的,不代表他人。事实上,内心没有博爱与善意的人也享受不到人际之间的爱与阳光,如果我们想寻求到人际间的真情,唯一可行的是自己先做真情洋溢的人
 
    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朋友并不是错,问题在于听话的人是否有整理和接纳意见的心理能力。人们往往听到相反的意见会感觉自己被否定,有时明明知道对方是好心,但心里仍旧很不舒服。
 
    在交流学中,差异的信息才是重要的。与你想的一样说了等于白说,不能对你有些许的帮助。知道你想听什么就说什么,这是一种迎合,迎合的目的是控制你,不是帮助。自己有相反的意见,却不想干扰你,甚至附和你,那么这是脱责,不给自己添麻烦,也不是真心帮助。如果一个朋友肝胆相照,忠言逆耳,你要想到这个朋友为了帮你不顾及自己,这样的朋友可以深交一些。当然,这不包括那些只图口快,不顾及他人感受,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人的人。这也不是帮助,是独裁!
    在交流中还有一个悖论情景,就是人类的普遍经验和个人的独特经验这个差异。人们在理解别人的时候,首先会通过自己的经验去理解,然后使用人类普遍性经验去解释,其实这样做会把交流变成曲解。
 
    感觉是个很奇怪的东西,你心里有你才感觉得到,不然你会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心理学有个名词:透射性认同,说人们会无意识把自己的内心活动透射到对方,以为是对方的,进而出现自己人际关系的微妙改变,这些改变和持续性透射作用,最终让别人真的出现针对你的情绪。
 
    嫉妒是一种自我防御,因为不如人,却又接受不了自己弱于他人的感受,产生一种针对他人的贬低或攻击。目的是让自己处在劣势中还能快乐。正确的态度是宽容。宽容的心会把嫉妒变为真正的欣赏和友情。
 
    很多事物的对立只是我们二分的思维方式造成的,古人造出矛与盾的故事,正是这种对立思维作怪。其实矛与盾是统一并彼此互补的,不像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些人充满了双向冲突式的神经症倾向,没有什么什么就重要,横竖是不让人开心的。没有矛不行,没有盾也不行。你是进攻型的人,矛坚且长,盾就要轻薄一些。如果你是防御型的,那么盾厚重一些,矛就要轻短,两者是互补。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?谁让它们不能兼得?
 
  成熟的爱有一种自我完成的色彩,它本身是完整的,自我愉悦的。你爱一个人,可以静静地欣赏他,伴随他,当他忙碌的时候,不去影响他,也不会感觉被冷落。当他快乐休闲的时候,你会与他共情,为他的悠然自得而喜气洋洋。同时,成熟的爱懂得合适的诉求与主张,当男人忙的时候你帮他,当他闲的时候,你要求他帮,这样的婚姻才有婚姻的味道。
 
  人的感觉有时很奇怪,似乎真的存在一种预感。对女秘书的担心,可能不是男友说了什么,而是你们两人关系本身出现了微妙变化,你只是在对原有的变化作了“合理”的解释。人惯常的思维方式是因果的,如果你需要“因”,就可以看到有个“因”,往往“果”却是在“因”未曾出现时已经有了。你不担心你与他的关系,你不会在意谁在他身边,如果你担心了,担心的事很可能会变成现实。担心在意是事物发展的催化剂,因为担心,你会敏感,这个时候你的观察、分析、判断都变得不客观,结果,担心的事预兆般地发生了。你会说你早知道……其实正是你把一个原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催化出来。
 
  很多两性专家说女性是一种听觉动物,什么事情需要听到而不是看到。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去征服天下,像堂吉诃德那么去与现实的“风车”较量,如果他做了所有冒险的事,却没有抽出时间用甜蜜的言语把女性的耳朵灌醉,那么也许他能得到天下,得到那女人,但女人的心却早跟着甜言蜜语的汉子私奔了。在婚姻的话题里,我们经常问,你是相信眼睛呢还是耳朵?相信眼睛的人更容易形成默契,前提是你要往积极方面解释;相信耳朵的人却很难形成一致,原因是任何解释系统本身是模糊且不确定的,越解释越生歧义。
 
    理论上讲,看是更感性与直觉的,右脑的功能,中间没有分析与批判。听却首先需要左脑的理性识别词句的意义,听是被理性支配的。但为什么通常认为男人更理性呢?原因是我们大脑里早存在很多文化认知模型,听到的信息会自动与内心涌出的知觉模型匹配。结果反倒更不真实。看却有一个现实的模板在那儿,限制了人知觉的不确定性,结果也理性。
 
    当自己做好自己的情人,你与爱人的相处才会自然地好起来。
 
    如果你不愿做自己的情人,谁会愿意或能够把你当做情人呢?
 
    让你不开心的人是自己,也只能是你自己。你的空虚感、不安全感、爱的饥渴、缺少归属感全在于你没有真心地喜欢自己,不想取悦自己。想等着别人来取悦你,这些东西你不想给自己,没有人能给你。
 
  有的人可以通过恨来分离,但这种分离是不彻底的,因为恨其实是爱的一种反向,本质还是爱,爱之深则恨之切。心理学鼓励认同并宽容,把选择爱的权利还给他,也就把再爱的能力还给自己。
 
    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要呢?这取决于人的内心存在着什么样的三个基本假定:一是对世界,二是对人类,三是对自己。如果,假定世界是美好的,值得我们珍惜的;人类是友善的,愿意分享、互助与亲近的;自己是可爱的、有价值的。那么,他的内心就比较平和,快乐、乐观的情绪就多,对自我、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,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,欣赏不同的文化。如果你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,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,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,你就会有高度的敏感、沮丧、紧张和害怕,你不得不谨小慎微。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、某种规则,不敢越雷池一步,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,唯恐厄运临头、噩梦缠身。 
    安全感来源于我们自己选定的文化。不安全感也是被你选择的文化(价值观、概念系统、道德感)建构出来的。

    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,唯一要做的就是检视我们对自我、对外部社会、对人类的基本评价。
 
    当你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、合时宜的、有效的,并与你这个个体相匹配时,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:你的身心是协调的,心境是愉悦的,感情是充沛的,体验是丰富的,精力是旺盛的。什么人都敢爱,什么事都敢做,什么地方都敢去,品尝着自由的感觉。
 
    追不追求完美要看你的年龄,当一个生命还足够年轻的时候,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。完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的过程,但并非是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,两者不能混同。
    你的问题很可能是忘掉了完美的目的是对社会的适应,而非改变我们自我的价值取向。自我的实现需要靠发展自我意识,而不关注他人的看法,这是非常个人的领地。人必须在完美主义与个人主义两个极向中摇摆,越追求完美的人,内心越要保持一种个人主义才能获得身心发展的平衡。但你没有这个平衡,你把完美当成你的本质,而非工具,所以你烦恼!
 
  对明天过度关注的人其实是在逃避现在,而生命只能在现在,生活在明天那就是逃避活生生的当下活着的感觉。
 
    其实完全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,每个健康的人同时又处在不健康中。相对而言,健康并不是生命的常态,生命的常态是不断地更新与衰老,所以疾病、不健康才是生命的常态。正如幸福、满足、自由、快乐不是生活的常态一样,肌体完全没病也是不可能的。没病只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抚慰,正如我们下意识地接受自己是全能的、不会消失的、与众不同的一样。 
    我们只是生活在健康的假象里,既然如此还担心它干什么呢?在脐带剪断的那一刻起,以前生命笼罩在降生的欢愉中,以后,生命只是努力不让自己意识到在慢慢走向死亡。面对疾病,有时我们选择的不是把病治好,而是开始坦诚地接受并健康地生活。很可能的事情是你失去了部分健康,却得到了完全的幸福、快乐的感受与节制健康的生活。每个从死亡中脱身的人,都有一种凤凰涅盘似的新生的感觉,重新审视自己并开始好好善待生命。这样去思考你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快乐!
 
  人的情绪世界是复杂与多样化的,情绪仿佛是一种生命能量,自然的流动是重要的。从情绪本身来看,情绪似乎是不能被分类的,但人类的理性会干这样的坏事,允许一些情绪,否定另外一些情绪,使一些自然的情绪释放变成困扰。
 
  什么是情绪?正如血液流动使肌体维系活力一样,情绪的自然流动是精神的活力,没有情绪的人是死气沉沉的。心理学应该担心的不是情绪鲜明、爱哭爱笑的人,反倒是情绪缺乏或情绪表达困难的人。情绪的分类不应该是文化所表达的正性的,或负性的,这种分类的方式易于给人一个误解,以为情绪是有好坏的。我们应该意识到情绪是一种能量,是人的意识、心灵、精神世界维持清晰和觉察力的动力。
 
    习惯早起运动的人,如果一天不运动全身会不舒服,习惯自谦的人一日不三省吾身就不那么自在。习惯关注自己负面情绪的人,总是能感受到这些情绪在内心出现,问题要问:“是谁让你去想这些不开心的事呢?”不要告诉我是抑郁让你这样干的,如果我们给自己的烦恼找到一个外部的理由,要摆脱它就变得异常困难。
 
     人的内心存在各种思维逻辑,把人的价值概念系统、经验组织称为一种个人独有的内心结构。有一种神经症性的思维逻辑是这样:一个人想做一件事,但又感觉最好不做,但忍不住还是做了,结果陷入长久的后悔自责的心境,后悔自己去做了那件事。反过来,如果他想去做一件事,又认为不应该做,结果没有去做,结果还是长久地陷入为什么不做的烦恼中。这样的逻辑是不管怎样,烦恼都必定会发生。大多数心理成熟的人,决定去做一件事,会愿意承担事情的后果;决定不做一件事,也愿意承受不做的责任。这样的心智处在自己选择与决策中,自我的力量是强大的。
 
    紧张这个东西在很多时候你认为它不应该有,它才会变得来劲。因为你希望它没有,花了些力量与工夫去对付它,结果焦虑越明显,人就被挫败了,结果紧张的感觉更加难受。一般初始的紧张并不那么明显,只是人面对压力时的一种自然反应,对紧张的紧张才是焦虑发作的根源
 
  你的害怕像是一种互相缠绕的心理体验,因为担心害怕会来而害怕,正如我们为失眠而焦虑,焦虑又让我们更加难以入睡一样。人类经常会处在这种混乱的心理感受里,自我预感,自我求证,再自我建构,由此产生丰富多彩的心灵现实。……你的害怕也是一种害怕饥渴,明知自己不喜欢害怕,却总是全神贯注地在内心去体验,去寻找。
 
  一个害怕蜘蛛的人,眼睛会比不害怕蜘蛛的人更多地关注房子的顶角,桌椅的背面底面,墙缝,地角,凡是蜘蛛喜欢待的地方,怕蜘蛛的人都喜欢去找,在找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先兆般的恐惧不安。相对来说,怕蜘蛛的人发现蜘蛛的几率比一般人大很多。害怕害怕的人,害怕当然也会比一般人多很多,这是精神贯注的结果,是自自然然的事情。
 
    世界上的事也很难有一种原因,有的只是一种状态,而它的因果关系也被无限的回复——循环的互动关系淡化掉了。有的时候,我们需要原因,我们就创造了原因。
 
  人类的内心由于对“确定”性的向往,我们会给每一件事情建立一个因果联系,并合理化那些不合理的事情。
    但凡人有了一个观念(念想),会无意识在生活中去求证这种观念,然后这种担心就变成了现实。
 
    人类普遍存在一种内在感觉,以为自己看到的、触及到的东西,其他人也应该有相同的感觉,其实人与人的知觉差异非常大,每个人都有自己感知到的独特的世界。
 
   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在坦诚着自己,人不坏就看不到别人的坏,人不善也感觉不到别人的善。人是用己心在度天下人的心……我到大学去讲课,要学生拥有三个美好的假定世界是美好珍贵的,人类是善良互爱的,自己是重要且有价值的,因为,我们用这样的眼睛看世界,看人际,看自我,我们容易看到这些美好,得到快乐的是我们自己。如果我们总是看到事物坏的一面,那么,由此引发的烦恼、愤怒、不满也得我们自己来品尝。
 
 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:“你内心有,眼里就有。”眼睛是可以无中生有的。想想《 疑邻窃斧 》这个寓言,不正是如此吗! 

    人是一种喜欢比较的生命物体,狗不会因为谁跑得更快而沮丧,狐狸也不会因为谁更狡猾而悲伤。往往动物会主动地选择一种补偿机制,跑得不快的狗也许更懂得机会,不那么狡猾的狐狸也许更为凶猛。人看起来没有动物那样灵活,是人具有头脑,会选择观念并思考。聪明反被聪明误,人知道什么是好,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。自信的另类解读是自信的人总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,从不用自己的短去较对方的长。自卑的人正好相反。
 
    万事有好必有其歹,我们如何在逆境看到机会、寻找突破是考量一个人内在能量的。
 
  活着的理由总是自己给自己找到的。快乐、爱、激情和幸福感都应该存在于你的内心,再从你的内心世界发射出来,通过你身边的人和事反馈于你,让你产生美好的感觉。正如你看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你的眼睛拥有良好的视力。你可能不算一个幸运者,你拥有的让你骄傲的东西似乎不多,但你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对自我的愉悦。
 
    人是关系的产物,一些早年与父母、亲人、同伴、人的关系会以一种客体(内心影像)储存在我们的内心,并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。当然是影响不是决定!
 
  不要说这些是父母遗传给你的,这样的归因是不想承担自己的责任。亲密模式并非遗传,而是学习。你从小就很叛逆很恨他们,正是这种恨让你学到了他们相处的方式。如果你过去对父母有过心疼和怜悯,你会主动插入关心并调节父母的关系,那时你会主张并坚持一种好的亲密关系,在这样的过程里,你也学会了如何善待亲人,如何善待自己。
 
    持续的快乐是不可能的,因为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。当一个人感觉快乐的时候,好的情绪在释放,并慢慢平复,不好的情绪也会慢慢显现。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情绪曲线,快乐与不那么快乐总是像水一样流动着,想做快乐主义者去追求并留住快乐是无用的。过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很快就会转换成挫折与不满。
 
 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,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。
 
  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。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,也让快乐溜走得快。节制的、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着快乐与满足的心境。
 
  二是提高心理对快乐的敏感。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。当情绪压力来的时候,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。快乐的人作积极的联想,得到快乐;不快乐的人作消极的联想,得到悲伤。
 
  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。快乐是专心致志去从事一项活动,或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,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。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,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,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,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。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,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,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、耕作,最终才会有收获。
 
    幸福没有客观的标准,它的构成有三个:一是我们内心的感觉;二是我们个人对幸福的价值认同;三是我们的身体与心灵是否舒适和谐。三个构成都与当事人有关,与他所处的地位、社会肯定、他人赞同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大。……幸福是一种感觉,这种感觉是内心选择的结果。
 
    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,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。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,即使天上掉肉饼,拿着饼子他会恐惧再失去,依旧没有快乐与幸福。
 
    幸福与否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,我们选择幸福,那么会有一千个理由让我们愉悦满足;我们选择痛苦,也会有一万个理由让我们悲伤失落。
 
    真正的幸福不存在,只存在人们对幸福的不同解释。

心理咨询 — 中国东北心理网

在 线 咨 询

姓  名 输入您的真名
性  别
电  话 格式:0431-12345678
电子邮箱
备  注
 
  吉ICP备06001382号
金钥匙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:0431-87879900 85632165
全方位网络营销:深度网络